假山跌水和景觀亭結合,空間效果更加飽滿,富有詩情畫意。假山瀑布之上設置了木欄桿和水車,增添了幾分鄉(xiāng)野情趣。假山瀑布、小橋流水、植物涼亭,這些豐富的元素組合在一起,各具功能,觀賞性強。假山群落中加入了仙鶴雕塑,場景立即鮮活起來,富有中國山水畫的仙靈之氣。將假山水景作為入口標志景觀,簡潔大氣,強調(diào)了山水游園主題。
前人在論述傳統(tǒng)園林中如何置石,及景石與植物的配置關系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探討。然而在為廣大市民提供游憩、休閑的南亞熱帶城市公園中,如何根據(jù)景石紋理、質(zhì)地、顏色等特點進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以充分發(fā)揮各造景要素在景觀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則甚少見報道。本研究通過對廣州的公園景石與植物配置情況的調(diào)查和總結,希望為廣州乃至華南地區(qū)日后的植物造景研究,尤其是在景石與植物配置方面提供一些借鑒。
假山是以造景、游覽為主要目的,以土、石為主要原料,在自然山水的基礎上經(jīng)過藝術提煉、概括、夸張,形成山系、水系。置石是以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自然山石,進行立造景或作為配景布置,主要表現(xiàn)山石的個體美或局部組合,而不具備完整山形的山石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