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制作主要有絕壁及峰、巒、谷、澗、洞、路(蹬道)橋、平臺、瀑布等,假山制作組合單元中。其組合方法大抵是臨池一面建有絕壁,絕壁下設路再轉入谷中,由蹬道盤旋而上,經谷上架空的橋至山頂。山頂上或設平臺,或建小亭,以便休憩、遠望。一般峰、巒的數(shù)量和位置,都是根據(jù)假山的形體、大小來決定的而石洞只不過一二,常隱藏于山腳或山谷之中;少數(shù)在山上再設瀑布,經小澗而流至山下。但園中假山并不一定都具備這些單元,有的只是部分,如明代假山的主體,多半用土堆成,只是假山臨水處建一小石洞。如藝圃在山的西麓,瞻園在山的東麓。這種辦法既可節(jié)省石料、人工,又可在山上栽植樹木,以形成蔥郁蒼翠的山林之氣,其景與真山無異。至于清末的假山,則形體多半低而平,橫的方向上,很少有高深的谷、澗以及較大的峰巒組合,僅在縱的方面,以若干蹬道構成大體近于水平狀的層次。
假山是園林景觀中不可獲缺的硬質景觀之一,也常常做為主景出現(xiàn),塑石假山運用的更加的廣泛,是假山中的一大分支,對于大型的假山,以及地形改造,真石假山做不了的都可以用塑石假山來代替。運用是相當?shù)膹V泛,做出的塑石假山景觀大氣,可以彌補真石假山的缺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材料環(huán)保,深受客戶的喜愛,所運用的范圍也越來越廣,小到家庭,大到游樂園。施工時間較真石假山時間長,全憑師傅的手工藝純手工制作,用鍍鋅角鐵,鋼筋焊出假山的骨架,然后進行咋網(wǎng)抹灰造型,塑造出假山石頭的紋理,石縫,假山逼真形象。師傅可以大膽的發(fā)揮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塑石假山很受追捧,廣受大眾喜愛與熟知。有經濟條件的都想在自家庭院里做一個假山,假山流水瀑布也是天然的加濕器,對健康有益。
假山選擇好樣圖以后,現(xiàn)在我們就來說一說如何操作施工。在這里不得不說的是如何選石。選石是假山整體效果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石頭選好了,那么假山制作也就成功了一半。也許有的人認為我說的過于嚴重。但是不得不提醒各位的是“假山選石真的很重要”。選石如果通過這四個要點:質量、顏色、紋理、姿態(tài)。質地堅硬、耐壓、不易風化、無裂痕,是選石的要考慮在一個假山布局內,假山石的色調要統(tǒng)一,這是假山制作取得成功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