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柳的栽培技術(shù):紅柳造林可植苗或扦插,一般以植苗為好。采用播種或扦插育苗。種子在發(fā)芽期和苗期要求土壤濕潤,宜經(jīng)常。播種以春播為好,也可夏播。多采用“水面落種法”播種,每平方米水面撒種子10克,如方法得當(dāng),每平方米可得苗500余株。
紅柳為喬木,樹的主干可高達(dá) 7m。多年生的老枝表面具有光澤,呈現(xiàn)紅棕色或者紅褐色;而當(dāng)年生的嫩枝則呈現(xiàn)紅紫色,并且纖細(xì)而稠密,樹枝常自然伸展、下垂。紅柳的葉片為鮮綠色,從老樹枝上生長出來的葉片多為長圓形、披針形或者長卵形,葉片表面具有明顯下陷的氣孔,葉片的前端比較尖,尾部有凸起并貼莖生長,長度在 1.0~1.8mm 之間;從幼枝上生長出來的葉片多為卵狀披針形或者葉鉆形,表面也有氣孔,但葉片的前端比較尖并且向內(nèi)彎曲,尾部比老枝上長出來葉片的尾部要窄一些,長度在 1.5~3.0mm 之間。
【紅柳生態(tài)效益】紅柳具有抗嚴(yán)寒、耐高溫、耐干旱、 耐鹽堿、耐瘠薄、耐風(fēng)蝕、耐病蟲的特性,所以將其作為防風(fēng)、固沙、改良鹽堿地的重要造林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