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早期 銅寶冠釋迦牟尼佛
尺寸 高52.5cm
中國嘉德
造像頭戴寶冠,飾螺發(fā),肉髻圓隆,寶珠頂嚴。耳上扇形冠結橫出,耳際處寶繒上揚,兩綹余發(fā)披搭雙肩。耳珰上部為圓形,中心為六瓣花,下部為花葉。寶冠葉片大而舒展,冠葉正中的寶相花左右各出一莖向上呈彎月形,為14-16世紀西藏造像的常規(guī)冠式。其余四片冠葉與耳珰下部的花葉樣式相同。面龐豐滿,雙目低垂,直鼻小口。下頜圓潤,雙唇微啟,神態(tài)和顏悅色。身姿端正挺拔,肩部寬闊,腰部收束。頸部雕有三道蠶節(jié)紋,四肢佩飾單環(huán)式手鐲和雙環(huán)式臂釧、腳鐲,右臂上可見花形飾物。上身斜披袈裟,右肩搭偏衫;下身著僧裙,胸前微露僧袛支。左手結禪定印,右手施觸地印,跏趺端坐。梯形束腰式仰覆蓮座,上下沿均飾聯(lián)珠紋一周。蓮瓣寬肥飽滿,飾三朵卷云紋,對稱分布。造像端莊大氣,銅質光亮潤澤,雕刻工藝精細,是目前尺寸大、完整的一尊明代表銅造像,對研究明早期佛教造像藝術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參考價值。
明 藥師佛
尺寸 高55cm
中貿(mào)圣佳
此尊藥師佛全跏跌坐,左手于臍前施禪定印,右手持藥丸。其螺發(fā)規(guī)整,肉髻高隆,面相方圓豐潤,雙目尤其做得甚有神韻,彎眉細目,雙目垂俯,宛若未開敷的蓮花苞,俯視著蕓蕓眾生,神態(tài)慈祥柔和,額間見白毫,雙耳垂肩。身著雙領式通肩式大衣,腰前系結帶,胸前刻飾「卍」符,衣紋刻畫流暢,生動曲折,是漢地造像注重衣褶刻畫的傳統(tǒng)。整體造型端莊優(yōu)美,頭身比例勻稱有度,銅胎厚重,是明代中原地區(qū)漢傳佛教造像的。
明 銅鎏金觀音佛
尺寸 高21.5cm
北京保利
該銅鎏金佛坐像長眉細目,鼻梁高直,嘴角內(nèi)收,面相豐滿,神態(tài)莊重。頭戴寶冠,寶冠正中有一小佛坐像。身著袈裟,胸前的項飾繁復華麗。佛像結跏趺坐,右手上舉,左手結定印放于腰間,整體造型莊重肅穆。此佛坐像裝飾精美,工藝,金色,甚為難得,實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