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批評孩子時,應用低于平時說話的聲音。低而有力的聲音,會更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傾聽你說的話。這種低聲的“冷處理”,往往比大聲斥責更有效。
孩子犯了錯誤,如果父母能心平氣和地啟發(fā)孩子,不直接批評他的錯誤,那么孩子就會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育,這樣做也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征、愛好,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而是要真正地了解孩讓孩子做適合他的事情,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他自身的潛力,否則,只會讓孩子更想反抗。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斗智斗勇的過程,除了常規(guī)的說話技巧外,還需要我們掌握一些簡單、實用的招數(shù)。以下是頗為實用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大家把它們抄寫下來,貼在自己能經(jīng)??吹降牡胤剑瑫r不時“溫故而知新”,這樣在與孩子斗智斗勇的時候就能靈活運用了。
有時孩子會把我們的話當成耳旁風,這時不妨用行動說話,給孩子一個教訓。值得注意的是在很多父母看來,與孩子聊天是“閑事”,教孩子學習知識才是正事。其實我們經(jīng)常忽略的、習以為常的“聊天”,正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手段。會聊天的父母往往能寓教于樂,在愉快的聊天中讓孩子接受自己的教導。
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帶著消極的情緒教導孩子。其次,當自己有負面情緒時,暫且離開孩子,轉(zhuǎn)移注意力去做其他的事,借此管住自己的嘴巴。當然,管住自己的嘴并不是什么話都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