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多子圖》
齊白石《梅花》
齊白石《荷花》
齊白石?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余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F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即齊白石藝術的總體風格。
李守真《金魚》
李守真(1909-2003)30年代入趙少昂創(chuàng)辦的“嶺南藝苑”習畫,抗戰(zhàn)開始避地香港,曾任“嶺梅畫院”中國畫教授,主辦“大風”畫社,培養(yǎng)后學。曾在香港、澳門、廣州等地多次舉行個人畫展,作品入選在香港舉辦的“中國當代名家畫展”。擅花鳥、山水,畫風清新雋永,筆墨高邁。
王永年《紅蓮》
王永年?是張大千先生弟子中年齡小的一個,也是張大千表揚得多并寄以厚望的弟子,甚至可以說是張大千先生個手把手教出來的學生。擅長山水、花鳥、人物,作品風格清新雋逸,雅俗共賞。曾先后在成都軍區(qū)、廣州軍區(qū)院校、廣州美院工作并從事美術創(chuàng)作。
晏濟元《荷花圖》
晏濟元?主張“學古敵古,創(chuàng)新破新”。一方面要繼承傳統,打牢根基,另一方面要和古人“為敵”,前人。在自己的“畫齡”里,晏濟元一直嘗試“以古人為師,和古人為敵”。他青年時和張大千在上海聯手仿作古畫,落款書法專仿明末清初畫家石濤,瞞過了許多鑒賞名家,調侃了當時派別森嚴的上海畫壇。但他又不拘泥于古,了許多筆式,豐富了中國畫的內涵。
啟功《葫蘆》
啟功畫作的風格是:構圖嚴謹,手法生動,色彩鮮明,韻味悠長,尤其擅長山水竹石,極富傳統文人畫的意趣。“秋山人在畫中行”是其常用的題材。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他已在畫壇嶄露頭角,50年代達到藝術高峰。
吳灝《荷花》
吳灝,1930年生于佛山,字玉、又字子玉,號遲園、遲居士、退園詞客,廣東省佛山市人。
鄒一桂《花鳥小屏》
鄒一桂?能詩善畫,尤擅工筆花卉,間作山水。山水效法宋人,花卉學惲南田,清潤秀逸,別具一格。鄒一桂是惲壽平(當時“清六家”之一)之婿,得其真?zhèn)?。曾精心繪制百種花卉,每花題一詩,集成《百花卷》進呈乾隆帝,深受贊裳,乾隆帝并為《百花卷》題了百首絕句。在繪畫理論上,他認為要畫出好的作品,畫家對繪畫的對象有深入的了解。他親自培植了百余種花卉,好細觀察它們的神態(tài)特征,獲得真切的感性認識,因而使筆下花卉形神俱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