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的繪畫主觀感情色彩強烈,筆墨揮灑放縱,從而把中國寫意花鳥畫推向了書寫強烈思想情感的高境界,把在生宣紙上隨意控制筆墨以表現情感的寫意花鳥畫技巧提高到了的高度。成為中國寫意花鳥畫發(fā)展中的里程碑,了中國大寫意畫派的先河,為文人畫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畫風對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以及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吳湖帆工山水,亦擅松、竹、芙蕖。初從清初“四王”入手,繼對明末董其昌下過一番工夫,后深受宋代董源,巨然、郭熙等大家影響,畫風不變,然骨法用筆,漸趨凝重。其畫風秀麗豐腴,清雋雅逸,設色深具煙云飄渺,泉石洗蕩之致。吳湖帆山水畫有特色,當他揮毫時,先用一枝大筆,灑水紙上,稍干之后,再用普通筆蘸著淡墨,略加渲染,一經裝裱,觀之似云嵐出岫延綿,妙絕不可方物。有時畫鳥、畫牛,更以稀見為貴。有一幅《五牛圖》長卷,?;蜓龌蚋?,或回顧或正立,非常得勢。線條又復剛柔相濟,確是精構而成。
吳湖帆受家學熏陶,酷愛藝術。13歲學畫,初從“四王”、董其昌入手,繼而上探五代、兩宋以及元明諸家。他一面悉心觀摩家藏歷代名跡,一面遍游名山大川,把師古人和師造化結合起來,從而在藝術上形成縝麗豐腴、清雋明潤的特風格。他的書法,融米芾與宋徽宗趙佶的“瘦金體”于一爐,并結合自己的意趣,自成一格,具有個性特色,從而成為滬上享的一位書畫家、鑒賞家。與趙叔孺、吳待秋、馮超然被譽為“海上四大家”。又與吳子深、吳待秋、馮超然合稱“三吳一馮”。在20世紀30年代,中國畫壇有“南吳(湖帆)北張”(大千)之譽。大千平生佩服的“兩個半畫家”中,個就是吳湖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