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序傘形,有花2-4朵,花葉同開,基部常有直立葉狀鱗片;花直徑2-2.5厘米;花梗長1.5-3.5厘米;萼筒鐘狀或倒圓錐狀,無毛,萼片三角形,邊有腺齒,向下反折;花瓣白色,長10-13毫米。核果扁球形或球形,直徑1.2-1.5厘米,鮮紅色,果肉淺黃色,味酸,粘核;核球形,褐色,直徑7-8毫米?;ㄆ?-5月,果期6-7月。
東塘櫻桃:產(chǎn)于中國南京。樹形高大,枝條直立,葉片色濃而厚。果實圓形,色澤鮮艷,品質(zhì)略遜于垂絲櫻桃,豐產(chǎn),不抗寒,5月上旬成熟。該品種為南京近郊栽培普遍的品種。
分株繁殖是中國櫻桃育苗常采用的方法,當年可育成大苗。生產(chǎn)上常采用堆土壓條、水平壓條和直接分株三種方法。 堆土壓條法:秋末或春初,在選好的母樹基部堆30-50厘米高的土堆,使樹干基部發(fā)生的萌蘗生根形成新的植株。翌年秋天或第3年春天,將生根植株剪斷取下,直接定植在園中或用作砧木。一般每株母樹每年可獲取5-10株新苗。 [12] 水平壓條法:水平壓條一般于7-8月進行,選靠近地面且有較多側(cè)枝的萌條,將其呈水平狀態(tài)放入溝中,用木鉤固定,然后填土壓實。待生根后,于秋天或翌年春天分段將已生根的枝條剪斷,分出新株。
埋藏越冬:防止芽接苗受凍,上凍前把芽接苗起出來埋藏。選背風向陽、地勢高燥、土壤肥沃的地方,挖溝寬30-40厘米,深25-30厘米,按品種等級、數(shù)量做好標記,苗梢朝南斜立于假植溝內(nèi),覆土至接口處上10厘米,覆土后澆一次封凍水,然后再覆土一次,埋藏床應略地面以免積水。
5-6月果實成熟即采收,清洗漂除果肉,取出種子,陰干后沙。方法是將種子用清水浸泡2-3天,然后摻濕沙層積一冬??捎诘孛嫱诳樱由?0-80厘米,坑底或四周可墊草片。種子摻沙比例為1:2-3,放入坑內(nèi)后上一草覆土。秋季播種也可以,種子在田間經(jīng)一冬,翌春發(fā)芽。 經(jīng)層積處理的種子于第二年春季進行播種。床播,行距30米,條幅5厘米,覆土2厘米。覆土后壓實,保持濕潤。苗高3厘米時可開始間苗、除草,按株距15厘米定茁。間苗后灌水。旺盛生長期施肥,每隔20天追肥次,到8月中旬后停止肥水。翌春移植培育大苗,3年出圃。
春栽、秋栽均可,因秋季栽植的果樹根的傷口愈合早,第2年新根生長也早,成活率高,故一般多秋季栽植。栽植密度甜櫻桃4米×6米,中國櫻桃與酸櫻桃為4米×5米、毛櫻桃2米×3米。栽植時平地或梯田為長方形或正方形。坡地則為等高栽植。挖成60厘米×70厘米×70厘米穴,每穴施土糞20千克,與表土混勻后,將苗木栽入穴內(nèi)。栽時樹要栽正、土要踏實、根要舒展,栽后要及時灌水,以提高成活率。
科學施肥 秋施基肥:基肥以秋、冬早施為好,可以提高樹體儲藏營養(yǎng)水平,促進花芽發(fā)育充實,增強抵抗霜凍的能力,對前期生長、開花、坐果有利。以施用腐熟人糞尿、圈肥等有機肥為主,初果樹每株施30-60千克,結果大樹每株施60-90千克,于樹冠下開環(huán)溝將肥料施入,后澆水,等水滲下后蓋土整平。 [16] 花果期追肥:櫻桃花果期適時、足量的追肥,對促進開花坐果和枝葉生長有顯著作用。結果樹的追肥主要用人糞尿、尿素等性氮肥,每株施人糞尿30千克左右,或尿素每株施1-1.5千克,隨水施入,并要避免直接與根接觸,以防燒灼根系。注意追施氮肥,一般不宜在硬核和胚發(fā)育以后進行。為提高坐果率,在開花期可葉面噴肥,用200倍液尿素或600倍磷酸二氫鉀液噴灑,效果顯著。 [16] 采果后補肥:采果后適時施足肥料,對增加營養(yǎng)積累和促進花芽分化有很大作用。增產(chǎn)效果明顯,增產(chǎn)幅度可達30%以上。采果后主要施用腐熟的人糞尿、豬糞尿、尿素等性氮肥,每株施腐熟人糞尿60-75千克。
適時灌水:著重在生長的前期,分幾次進行:①花前水。在芽萌發(fā)至開花期(3月中、下旬)灌水,能夠滿足展葉、開花對水分的要求,促進當年枝、葉生長,減輕霜凍為害,減少落花。好采取日光曬水,提高水溫后灌水,對櫻桃開花、結果有良好的作用。②長果水。落花后至果實成熟前(5-6月初),是櫻桃對水分敏感的時間,一般灌水2-3次,灌足水后,及時中耕松土保墑。③采后水,采果后,天氣干旱,或結合施肥進行灌水,以利發(fā)揮肥效,促進花芽分化。④封凍水,土壤封凍前大水漫灌1次,以防冬、春土壤干旱。 [16] 排水:櫻桃不耐水澇,雨季積水多時要及時排水。平地要挖好排水溝,山地結合修梯田作好排水工作。
櫻桃可以代表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代表特別有活力的女孩子,可以代表很鮮活的愛情,它不僅象征著愛情、幸福和甜蜜,更蘊含著珍惜這層含義。櫻桃英文名cherry,音譯車厘子,意思就是珍惜。櫻桃在古今中外的藝術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被名家大師用來不同的藝術手法表現(xiàn),例如,已故中國畫大師齊白石、當代后當代藝術大師馬藝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