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油回收是指將廢棄的油脂、潤滑油、機油等再利用起來,通過一系列的處理工藝,將其轉化成可再利用的資源。廢油回收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同時也可以降低企業(yè)的生產成本。廢油回收的處理工藝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多種方法,其中常見的是物理和化學處理。廢油回收的應用范圍廣泛,包括、汽車、機械、化工等多個領域。
所謂“廢機油”,通常是指機油在使用過程中混入了水分、灰塵、其他雜油或者機件磨損產生的金屬粉末等雜質,從而導致機油的顏色變黑,粘度!
比如,我們汽車保養(yǎng)時換下來的機油,設備上使用過的潤滑油,都屬于廢機油。
當然,一些機油由于儲存不當,發(fā)生了變質,生成有機酸、膠質和瀝青狀物質,也被稱為廢機油!
近年來人們對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淡薄從而加快了全球的溫室效應,能源污染問題當其沖的排在了節(jié)能減排的位,隨著都市化及工業(yè)化的飛速發(fā)展?jié)櫥褪枪S單位企業(yè)生產中不可或缺的推動力,汽車維修及工廠越來越多,潤滑油的使用量也越來越大。
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高溫和空氣的氧化,會逐漸老化變質。摩擦部件磨損的金屬粉末從外界進入油中的水分和雜質也會催化油的氧化。因此,在使用過程中,潤滑油的顏色會逐漸變深,酸值會升高,沉淀物、油泥和漆膜會沉積在摩擦部件的表面。潤滑油循環(huán)的孔和濾清器會導致機器的各種故障。同時,在酸性物質和過氧化物的共同作用下,金屬腐蝕速度會加快,因此潤滑油在使用過程中會逐漸變質,需要在一定時間后更換。例如,當內燃機油工作時,它不僅受到高溫催化和氧化的影響,還受到室內燃氣的污染。燃油中含有鉛抗爆劑的分解物、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酸性物質、未完全燃燒的燃料和部分氧化物將進入曲軸箱,使內燃機油污染變質。在變質的內燃機油中,除了漆膜、油泥、積碳等氧化產物外,還含有大量的輕質、金屬雜質和酸性物質。
廢油回收的實用性
并沒有事情是會突然之間一夜促成的,這得要初期的磨合、調整,中期的運營,后期的保養(yǎng)。不過,生產廢油回收的時候,能夠關注到這一點的人很少。
空壓廢油水分離器選擇注意方面:
1、購買正規(guī)廠家產品:油水分離器市場價格從幾百到幾千不等,質量差異比較大,還有一些假冒偽劣產品,若是貪圖便宜買了劣質產品,后付出的代價可能就是一整套噴油嘴,甚至換發(fā)動機,所以大家在購買油水分離器的時候一定要到正規(guī)的維修站購買主流大的產品。為整個發(fā)動機系統(tǒng)的供油量,加裝的油水分離器型號一定要比原車自帶的排量大;
2、注意及時排水:不要以為安上了就高枕無憂了,油水分離器下面都有一個透明的塑料材質的積水杯,在使用油水分離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及時放水,積水太多油水分離器也就起不到油水分離的作用了;
自動排水功能;一些國外的廠商已經具有自動放水功能了,油水分離器下面的濾杯帶有水位傳感器,當水位達到一定值后會在儀表盤上面的電腦顯示屏上提示有水,油水分離器就排水了。排水操作也很方便,停車后拉上手剎,關閉發(fā)動機,將點火鑰匙轉到行駛位置,按下儀表板上的開關只需大約18秒鐘的時間即可完成排水;
3、北方選用帶加熱功能的,另外,寒冷的天氣也容易讓積水杯下面的水凍上造成損壞,尤其是在北方地區(qū),許多用戶為了防止油水分離器凍壞,給油水分離器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不過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建議選用帶有電加熱功能的油水分離器。
空壓廢油水分離器優(yōu)點:
1、結構簡單、可靠,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低,易為廣大中小飯店、快餐店、連鎖店所接受;
2、占地面積小,施工方便簡單,只需將進出口水管連接上即可投入使用,工程造價低;
3、無能耗、無耗材,使用成本非常低,只需對產品按說明作簡單的維護;
4、浮油和沉渣相對集中,便于收集和清撈,為以后形成率、企業(yè)型、集中化廢物收集創(chuàng)造條件;
5、油水分離器無需動力,運行費用低,不需藥劑,無二次污染。
空壓廢油水分離器工作原理:
1、由污水泵將含油污水送入油水分離器,通過擴散噴嘴后,大顆粒油滴即上浮在左集油室頂部;
2、含小油滴的污水進入下部分的波紋板聚結器,在此聚合部分油滴成較大的油滴至右集油室;
3、含更小顆粒的油滴的污水通過細濾器,出去水中雜質,依次進入纖維聚合器,使細小油滴聚合成較大的油滴與水分離;
4、分離后,清潔水通過排除口排除,左右集油室中污油通過電磁閥自動排除,而在纖維聚合器分離出去的污油,則通過手動閥排除。
空壓廢油水分離器在運行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觀察壓力表、溫度表等指示儀表是否正常;
2、調整排除水管路閥開度,保持分離器內有壓力,以利于分離器內污油的排除;
3、觀察處理后的排水水質和油份濃度報警器的工作情況;
4、排放結束后,應繼續(xù)注入清水運行15分鐘,清洗分離器;
5、停泵后關閉進出口閥,避免筒內清水流失,減少內壁氧化、腐蝕;
6、每次使用排放,均應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