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力作《花實各三千年》以3000萬落槌,加傭金達到了3450萬元,創(chuàng)造了齊白石壽桃題材單件作品高記錄。4個蟠桃賣出了3450萬元,相當于一個桃子的價格就超過800萬,這樣的天價桃子“堪比王母娘娘的蟠桃了”。
齊白石畫過很多壽桃,但這幅壽桃的珍貴之處在于,這是齊白石畫給李宗仁的作品,做于1937年,這時的齊白石經過衰年變法,已經形成個性化風格,作品構圖巧妙,筆力更加沉厚,意境、格調更加和諧高超,正進入其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時期。這幅壽桃應為白石老人的得意之作,后提款贈送給了李宗仁。
這幅壽桃畫面章法生動,下幅一棵粗壯的桃樹,上方一抹繚繞的云氣,再加之左側的篆書題跋,搭配巧妙,疏密有致,既描繪出鮮艷的桃子,又烘托出仙境的氛圍,且通過題跋的環(huán)繞使畫面具有一種裝飾性。畫法上,碩大的桃實直接以沒骨法畫出,筆尖用極重的洋紅,筆根水份飽滿,再以藤黃點染,墨色,表現(xiàn)出桃實嬌艷的特質;葉子以淡色畫出,后用濃墨勾葉筋,筆法率意,與桃實構成冷與暖,粗與細的對比;樹干以淡墨寫出,造型粗簡,使其不喧賓奪主。整幅布局生動,變化多端,造型簡約,筆墨粗獷樸拙,色彩鮮艷亮麗,應是齊白石創(chuàng)作盛年的一幅佳作。
齊白石的繪畫生涯是從畫人物開始的。自言:余數歲學畫人物,三十歲后學畫山水,四十歲后專畫花卉蟲鳥。
齊白石年輕時就以畫人物為生,尤其是寫實的美人圖,在當地頗有名氣,當地人都叫他“齊美人。齊白石后習古人筆墨,作為民間工匠出身的藝術家,把對人物的理解與中國繪畫精神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陳履生評:
“20世紀初,以齊白石、陳師曾為代表一批畫家在人物畫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稀釋了過去以文人畫為主流的整體面貌?!?br />
齊白石的人物畫詼諧幽默、稚拙純樸、意趣橫生,其
筆下的鐘馗幽默、風趣、儒雅、憨態(tài)可掬,好像是我們生活中的人物,這也是齊白石將神話傳說作擬人化處理的習慣性手法。
范曾簡介
1938年生于江蘇南通,中國書畫大師,國學家、詩人?,F(xiàn)為北京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畫法研究院院長,南開大學終身教授,南開大學文學院、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終身研究員,中國國家博物館書畫院名譽院長,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名譽文學博士,南通大學終身教授,稽山書院、盤山書院山長。2008年獲法蘭西公民之星金質。2009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任命為“多元文化特別顧問”。2010年9月,法國薩科齊向范曾先生授予“法國榮譽軍團騎士”。2011年獲“中華藝文?終身成就獎”。2015年6月,意大利馬塔雷拉向范曾先生授予意大利共和國大將軍。2019年3月,獲國際巴赫頒發(fā)“國際奧委會獎杯”。
李可染自幼即喜繪畫,13歲時學畫山水。49歲為變革山水畫,行程數萬里旅行寫生。晚年用筆趨于老辣。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李可染畫的牛極富生活情趣,或行、或臥、或鳧于水中;牛背上,稚氣的牧童悠然自得,或觀山,或引吭,或競渡,寥寥數筆,便勾出一幅質樸而生機盎然的田園小景。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蘇徐州人。13歲師從鄉(xiāng)賢錢食芝學習傳統(tǒng)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師范科學習。1929年以的成績入杭州西湖國立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風眠、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兩位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chuàng)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于民族傳統(tǒng)繪畫的研究與創(chuàng)作。
作為李可染先生的,《萬山紅遍》同一題材的作品存世7幅,且件件精良。而其背后也暗含著一段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李可染《萬山紅遍》
1964年上拍2015年中國嘉德秋拍 75.5cm x 45.5cm
李可染的畫作能讓市場和學術雙重認可,得力于他大量的長途寫生,觀山覽水,積累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使得李可染對崇山密林的表現(xiàn),尤其對“逆光”的表現(xiàn)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其水墨塑造的“逆光”迷離朦朧、流光縈回,成為其山水畫主要的藝術特征?!遏斞腹枢l(xiāng)紹興》、《江城朝霧》等都是其早期的寫生佳作。
1954年,時年47歲的李可染與張仃、羅銘赴江南寫生三個月。李可染鐫“可貴者膽”、“所要者魂”兩方印章自勵,他自釋“膽”者是敢于突破傳統(tǒng)中的陳腐框框,“魂”者是創(chuàng)作具有時代精神的意境,這兩句印語也成為了李可染一生對待藝術和做人的座右銘。
李可染(1907.3.26—1989.12.5),江蘇徐州人,中國近代的畫家、詩人,齊白石的弟子。他提出“采一煉十”的主張,即采礦是艱辛的,冶煉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勞動,真正的藝術創(chuàng)造兼有采礦工人和冶煉家雙重艱辛和勤奮。
李可染擅長畫山水、人物,尤其擅長畫牛。
《春風圖》
《榕蔭放牧圖》
《柳溪歸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