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dá)20米,樹冠圓卵形或倒卵形。樹皮灰黑色,縱裂。枝條斜展,小枝淡黃色或綠色,無毛,枝頂微垂,無頂芽。葉互生,披針形至狹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緣有細(xì)鋸齒,葉背有。托葉披針形,早落。雌雄異株,葇荑花序,花期3月。4~5月果熟,種子細(xì)小,基部有白色長毛。石羊河國家濕地公園廣泛分布。
旱柳是我國常見的鄉(xiāng)土樹種之一,是一種楊柳科落葉喬木。樹冠呈廣圓形,樹枝斜向上生長,樹皮是暗灰黑色,周圍縱裂,和其它柳樹皮無異。旱柳生長迅速,常生長在干旱地或水濕地,是一種喜陽光耐寒冷又干旱植物,能改良土壤。在北美洲、歐洲、俄羅斯、加拿大、哥倫比亞、日本都廣為分布,在我國更是常見。
【旱柳園林應(yīng)用】 旱柳之所以被稱為勞苦功高,就是因為它們可以適應(yīng)各種環(huán)境,既可以作為觀賞用的行道樹庭蔭樹,還可以作為造林用的守土固沙樹種,還因為它們存在蜜腺是早春的蜜源樹種等。 【旱柳產(chǎn)地介紹】 旱柳的生長地非常廣泛,可謂是遍布我國的大江南北,不管是天氣寒冷的北方地區(qū),還是潮濕悶熱的南方地區(qū),它們的身影都是隨處可見的。雖然這是一種常見的樹種,但是種植培育并且出售的基地不是很多,一般在北方地區(qū)的多一些,像河北保定、山東濱州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