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問題出現(xiàn)時,家長可以先提出問題,然后注意聆聽孩子的想法。到目前為止,緩和反抗情緒有價值的方法,就是提出問題,并注意聆聽,而這兩者都需要耐心。當你聽到孩子的反對意見時,要故作鎮(zhèn)定狀,并表現(xiàn)出聽得津津有味的模樣,這確實不容易。大多數(shù)情況下父母都會迫不及待地予以辯駁,而且大多數(shù)人也都認為,他們舉出事實“糾正別人”,以及給這個持反對意見的人“洗洗腦”。但是,應當暫時控制住這股沖動,再想想為什么別人會反對。一般來講,這也不過是做一項決定前的一種過程而已。如果一個人說:“等一下,讓我再想一想。你要求我改變,做我從來沒做過的事,我不能這么爽快答應你?!边@非常合情合理,所以拖延一點時間是必然的。因此,提出問題和耐心的傾聽,就是給予別人必要的喘息時間,以便解除反抗的情緒。
如何與孩子相處 1、家長要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 2、家長要相信孩子有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應盡量給予表揚。 父母需要受到孩子的尊重,他們大都視子女的幸福為自己的生命。他們的忠告,往往是自己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作為子女應經(jīng)常向父母談談自己的思想和活動內(nèi)容。當自己的選擇與父母的愿望相違時,要通過商量來解決,要擺出事實,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孩子突然像變了個人一樣,真難管”,這是諸多家長對孩子叛逆的共鳴,卻不知到底是什么原因所致。其實這一切是孩子青春叛逆期到來的表現(xiàn),我國把11-12歲定為青春期早期,由于這個時期的孩子難管,所以國外也將其稱為“狂躁期”、“困難期”等。 由于升學、人際關系等壓力的增大,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發(fā)生變化,如果沒有對其進行適當引導,孩子很容易在認知、理解、運用等環(huán)節(jié)產(chǎn)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礙,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響下,往往會激發(fā)他們潛意識的反抗,刺激他們對外界采取抗拒行為,形成逆反心理。 據(jù)調(diào)查顯示,由于現(xiàn)今孩子所處環(huán)境較其父母所處環(huán)境復雜得多,所以他們的青春叛逆期比其父母早到1-2年,也承受了更多的壓力。所以當孩子有些“叛逆”時,家長不于擔心,要理解孩子,注意調(diào)整教育方法。
青少年叛逆行為,呈現(xiàn)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1、年齡特點——14歲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 2、性別特點——具有反叛性格的學生當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點——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要比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更加反叛。 4、誘因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家長和孩子或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激烈對抗。 5、行為特點——反叛的青少年大多不計較行為后果,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諸如長期在網(wǎng)吧,甚至可能流浪乞討、賭博、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等等。
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 “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后,受到家長責備。許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事后,反感家長的指責,而對他們反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們盛氣凌人,態(tài)度生硬。
如果你自己就表現(xiàn)出多元化的思維方式,那么孩子也能理解他應該對你的建議采取何種態(tài)度,而如果你是一種極端思維的表現(xiàn)方式那么你的潛臺詞就是:孩子,你別無選擇。越是的答案,孩子就越不會相信你,家長本身就該知道不是自己就是對的,自己沒有權(quán)力強迫孩子。 在其他方面,也應該是讓他自己選擇自己的原則,而家長應該盡可能多的告訴他有哪些人在怎么做,而不是他應該怎么做。應該由他自己來權(quán)衡利弊。 叛逆心理對中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身心健康都是不利的。它會導致青少年出現(xiàn)對人對事多疑、偏執(zhí)、冷漠、不合群等病態(tài)性格,使之精神萎靡、學習被動、意志衰退、信念動搖、理想泯滅等。叛逆心理的進一步發(fā)展,還可能向病態(tài)心理犯罪心理轉(zhuǎn)化。
觀察孩子和自己的溝通方式。 很多時候,父母自己的角色,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孩子叛逆的問題。 也許,問題不一定在孩子身上。父母一般都會認為自己是對的,自己從前都聽父母的,自己的孩子也該聽自己的。孩子不順從,在他眼里,就成了叛逆。因此,身為父母的,有時謙卑,放棄自己執(zhí)著的思想,以不同的角度對待孩子,做有限度的遷就。
管教孩子,有時應該尋求別人的意見,如問周圍有同齡孩子的朋友,如何處理類似的問題,或聽講座,找輔導員協(xié)助,讓自己的思想更開闊。好的辦法失去尋求心理的幫助。
家長眼見孩子的興趣會影響功課時,通常會即刻禁止。其實,好能試著了解情況。例如,陪孩子去電子游戲中心,和孩子討論他們的偶像,從旁提醒什么是應該學的,什么是不應該學的。進入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才能相處得更融洽。和父母相處融洽, 孩子當然就不需要叛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