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品修復中心為了解決南方的修復方面的空缺,為滿足收藏家的需求,秉承保護國家文物的宗旨,聯(lián)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修復、國內(nèi)藝術修復舒丹老師,成立嶺南地區(qū)家古文物修復工作室“弘粹古文物修復中心”。
尊重藝術品本身的規(guī)律就是說要根據(jù)藝術品的材質(zhì)、體積等來選擇合適的保護方法和保存環(huán)境。比如,有些藝術品的材質(zhì)怕曝曬、高溫,而有些藝術品的材質(zhì)怕潮濕等等。只有符合藝術品本身的特性、尊重藝術品本身的規(guī)律的保護,才能夠讓藝術品更長久、更完整地保存下來。
“保護為主,修舊如舊、小干預”的文物藝術品修復方針,本著科學嚴謹?shù)木瘢\用傳統(tǒng)文物修復技術,結合現(xiàn)代新的理念、技術、材料,還原文物藝術品的展示時間,充分展示文物藝術品的價值,為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服務。
曾經(jīng)大熱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讓不少人見識到文物修復的魅力,中國文物修復案例更是讓人看到文物修復師們的能力,一起來看看這些國寶修復背后的故事。
商品修復可上溯到清中期,宮里太監(jiān)把破損的偷拿出宮,修好了賣出,所用材料有蛋清,蟲膠,糯米湯等等,漸漸的就有了這種行業(yè)。清末,古陶瓷修復技藝已在社會上初步形成,當時主要用蟲膠、樹膠和魚膠作為黏合劑,也有采用鋸釘?shù)霓k法,走街串巷來修補民間一些殘破瓷器。開埠后,這里更是古董商,古陶瓷極易破損的特性催生了一批修復人才,饒鴻發(fā)算是這項技藝的鼻祖。
修復范圍:陶器、瓷器、玉器、石器、木器,書畫裝裱修復、古籍修復、檔案修復、紡織品、竹木、漆器、皮革、提供各類收藏品的修復。
如何利用防護箱保護古玩瓷器?
古玩瓷器一定要安放在古玩箱內(nèi)交接換手,遇到多人鑒別欣賞時,切記要小心從古玩箱里取出鑒賞,待一個人欣賞完畢,把瓷器放回到古玩箱內(nèi)。下一個人再來欣賞時,要小心的再一次從古玩箱里取出,不要兩個人將瓷器直接手遞手的傳接,以防萬一失手。薄胎的器皿,胎薄、質(zhì)輕、嬌嫩,移動安放時更須小心,從古玩箱中拿出時要雙手捧,忌用單手,尤其是瓶件,底足小、長度高,還有不能放在桌面上或外面的任何地方,怕被風吹倒。帶座、帶蓋的瓶器從古玩箱中取放時應將座、蓋和主體分別單拿單放,不能連蓋帶座一起端,防止移動時脫落打碎。
年代特點:每個古董它都會有它的年代,那每個年代都會有特定的一些特點,這是鑒定古董的基本的。比如青花瓷,起源于唐宋朝,成熟于元朝,經(jīng)過明朝成為主流后,一舉在清朝達到藝術的鼎盛時期。
如何鑒別古董花瓶:
如果是花瓶,拿到花瓶的時候,先應該去看落款,落款的種類很多,不同的皇帝有不同的落款方式,也分了字體。
(1)要了解下有關皇帝的歷史資料,瓶底很厚,因為古代官窯燒制出來的底都是很厚的。
(2)要看瓶器上的畫,如果是真品,畫都是栩栩如生的,沒有生硬的感覺。顏色也是很鮮艷的。瓶上的花紋摸一摸,有光滑的感覺,瓶子看起來非常的飽滿,瓶口很是圓滑和渾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