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玉之色,應是有油脂光澤的暖白色調,這種色調,是一種精光內蘊之感,不是極白,卻又比極白,更讓人感覺心情靜謐,似乎玉與人可以由此而融為一體。
熟態(tài),是一種視覺效果,主要是光線的漫反射作用,圓熟喜人,不生硬刺眼。
古玉,總是帶有一種樸拙之氣。盡顯質樸自然,既是一種追求形、質之美的藝術創(chuàng)造,更需要有大巧若拙的智慧。
《禮記》有這樣的說法:大圭不琢,美其質也??梢娫诠糯挠衿鞯褡林?,早就有這樣的一種藝術境界。
粗獷之美
就玉器而言,粗獷包含了一種壯美內涵,是一種力量美,而不是粗野或粗糙的感覺。
流暢之美
是一種自然律動之美。一件或剪裁得當構思靈巧,或紋飾婉轉線條利落的古玉,給人以行云流水般的輕松愉悅之感,那么,它所體現(xiàn)的,便是一種流暢的魅力。
即便是社會勞動生產(chǎn)力再不發(fā)達的年代,你不能不驚嘆古人對于華麗的追求同樣是那樣的耐心和那樣的虔誠。
簡約之美
《莊子·天道》中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便道出了簡約之美的本質。
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說明簡約之美是一種很高的美學境界,它要求創(chuàng)作者具備深厚的美學感悟和藝術積累。這在作為藝術品的古玉身上,同樣可以得到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