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古錢幣: 1、看其銅質(zhì)銹色來鑒定。古錢幣由來已久,在過去大多是采用銅合金鑄造,非常具有時代特色,比如清代、民國時期,新疆、西藏等地鑄錢,用銅加少許鋅鉛,鑄成后錢體呈紅色。而其銹色也是可以鑒定其價值,如傳世品一般都是表面有一層包漿,呈黑色或銅色。不過發(fā)掘品不同了,銹色已深入到錢幣之中,不易擦拭。 2、在鑄造文上觀察,每個時代的錢幣銘文都不一樣。比如先秦時期的刀、布、圜錢等金屬鑄幣上的文字是用大篆來書寫的。真正了解各朝代的文字之后非常容易觀察,同時錢幣的的鑄造方法也能看出端倪。無論是還是偽品的各種鑄造方法,都會在錢幣上留下相應(yīng)的痕跡。 3、聽聲音、聞氣味,看版別。由于離世久遠(yuǎn),古錢幣擲于水泥地面其聲音也越喑啞,而像近現(xiàn)代的古錢幣則聲音相對清亮些。如果古錢幣散發(fā)的是有化學(xué)氣味,那么該古錢幣必然是贗品。至于看版別,那是因?yàn)橼I品一般會出現(xiàn)偏差,比如翻砂鑄造后的錢幣偏小,較為厚重,文字膚淺,銅質(zhì)粗糙,銹色不對且易脫落。
本公司是一家藝術(shù)公司,業(yè)務(wù)范圍包括歷代中國書畫、油畫、瓷器、玉器、雕塑、銅鏡、金銀幣、古錢幣、工藝品等。兼承“求真,務(wù)實(shí),誠實(shí),守信”的發(fā)展宗旨,從事古今藝術(shù)品委扦曲當(dāng)?shù)盅?,交易置換,展覽銷售宣傳策劃,鑒定估價等一系列經(jīng)營服務(wù)。致力于藝術(shù)品流通環(huán)節(jié),整合各方優(yōu)勢資源,開拓進(jìn)取,為海內(nèi)外收藏家和藝術(shù)品從業(yè)機(jī)構(gòu)提供一個物暢其流、物盡其用的高層次、健康、良性、的流通平臺。為繁榮中國藝術(shù)品市場,弘揚(yáng)民族文化,提高中國藝品在世界上的地位。
“靖康通寶”折二正樣 中國嘉德 成交價105.8萬 2012年11月 直徑29.6mm,僅見品,珍,極美品,此品曾于2007年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出品,欽宗在位時所鑄行的靖康錢,是北宋后一個年號錢。有元寶、通寶之分,且大多篆、隸成對,幣制上有小平、折二、折三幾種。由于靖康年間戰(zhàn)亂不止,朝廷疲于應(yīng)對金人南侵,無暇顧及鑄錢。再加上鑄期短,鑄量少,流傳至今已十分難得。靖康錢可謂泉界,除元寶折二大樣外,余皆少見。
靖康通寶---估價140.80到281.60萬---拍賣日期:2017年6月19日 北宋靖康通寶---估價150.00到150.00萬---拍賣日期:2017年8月4日 靖康通寶(折三篆書錢)---估價40.00到80.00萬---拍賣日期:2010年11月7日 靖康通寶真書錢幣一枚---估價50.00到50.00萬---拍賣日期:2014年6月8日 靖康通寶---估價140.80到281.60萬---拍賣日期:2017年6月19日 靖康通寶(一組)---估價258.00到258.00萬---拍賣日期:2018年1月15日 北宋靖康通寶---估價70.00到70.00萬---拍賣日期:2017年11月5日 北宋靖康通寶真書折二(直---估價40.00到60.00萬---拍賣日期:2007年5月23日 靖康通寶(折三篆書錢)---估價40.00到80.00萬---拍賣日期:2010年11月7日 靖康通寶---估價68.00到68.00萬---拍賣日期:2017年6月30日
天盛元寶折錢 中國嘉德 成交價134.4萬 2010年11月 直徑45mm 天盛元寶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間鑄造的漢文錢,是西夏錢幣中數(shù)量多、鑄工好、錢文美的品種,是西夏經(jīng)濟(jì)文化高度發(fā)展的象征。過去泉界一直流傳著西夏無當(dāng)字大錢的看法,此枚存世-天盛元寶折錢推翻了西夏無大錢的舊說,具有及其珍貴的研究價值,更顯珍罕。
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 中國嘉德 成交價196萬 2009年11月 尺寸正面72mm,背面70.5mm。此錢為咸豐錢中之為罕貴者,為目前已知存世,流傳有序,當(dāng)屬初鑄試樣錢,未曾流通,故而珍罕無比,孫仲匯先生稱其為“清錢”。是錢1998年出于閩地,后由福建泉友攜至上海,進(jìn)入云洲商廈錢幣市場,被滬上大藏家收入囊中。隨后在1999年春季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第五屆錢幣拍賣會上亮相,被西安金泉錢幣博物館拍得,并創(chuàng)下當(dāng)時中國古錢幣成交之歷史天價。
咸豐重寶寶源當(dāng)十雕母 西泠印社拍賣 成交價106.95萬 2017年12月 直徑36mm;厚2.8mm;重20g。 臺灣清錢收藏家陳鴻禧舊藏,本品包漿呈褐色,猶如一層巧克力殼,雕工精工細(xì)作,勁氣十足,棱角分明。
光緒重寶寶泉當(dāng)十雕母 北京景星麟鳳拍賣 成交價102.15萬 2017年9月 直徑約32.9毫米 厚度約2.5毫米 重約14.2g,流傳有序的光緒雕母珍品。雕母,亦稱祖錢,是為母錢之母,制錢之祖也。凡鑄錢之法,先將精煉凈銅或鉛錫手工雕鑿成祖錢,遂翻砂鑄母錢,此后用母錢印鑄制錢。錢制攸關(guān),故祖錢乃清代鑄錢之根本,素來為藏家所珍視。
光緒重寶寶源局當(dāng)拾雕母 天眷堂 成交價100.8萬(含傭金) 2018年8月 圓穿,直徑30.1-30.2毫米,厚1.9-2.0毫米,重10.5克。該錢為民國大藏家戴葆庭先生舊藏,并收錄在《戴葆庭集拓中外錢幣珍品·上》第405頁,第1084號。之后輾轉(zhuǎn)為新加坡陳光揚(yáng)先生所得。十余年前回流,總算葉落歸根。另《華夏古泉價格圖錄》中引用的也是這枚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