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農(nóng)都知道山杏“三分種,七分養(yǎng)”,所以加強后期的養(yǎng)護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特別是進入秋冬季,植物即將進入休眠狀態(tài),自身抵抗外界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大大減弱。因此需人為加強防寒、防害等秋冬季養(yǎng)護管理工作。對于新栽植的山杏,防寒工作尤為重要。加強防寒措施,預(yù)防山杏凍害,對于提高園林山杏成活率、成活質(zhì)量及次年山杏生長十分重要。
澆封凍水的作用及原理:冬季山杏周圍土壤缺水時,容易發(fā)生凍害,因此在土壤封凍前要及時灌封凍水。其主要原理在于水的比熱容較大,可以使土壤溫度保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比如土壤含水量較大,則土壤白天吸收熱量較多,但土壤溫度并不會急劇升溫,相對而言晚上降溫也比較慢。
加強對植物防寒的技術(shù)措施:植物防寒的技術(shù)措施1、增加纏繞物對于不耐寒的落葉喬灌木可在其主干部位纏繞草繩,預(yù)防植物主干發(fā)生凍害。2、涂白涂白即對有主干的山杏進行刷白處理,一方面可預(yù)防寒害、凍害,另一方面可預(yù)防病蟲害。
冬天,大部分病蟲已進入越冬休眠期,此時將樹干部分刷白,可大大減輕春天病蟲的發(fā)病率和危害。達到事半功倍之效。常用的涂白劑是一種石硫合劑混合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石灰乳、食鹽、大豆粉、石硫合劑。涂白劑的常用配方是:水10份,生石灰3份,石硫合劑原液0.5份,食鹽0.5份,油脂(動植物油均可)0.5份。此外,為延長涂白期限,還可在混合液中添加粘著劑。
冬季病蟲害防治:冬季病蟲害防治冬季,各種山杏的病蟲都在各自適宜的環(huán)境中進入越冬狀態(tài)。此時若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防治,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草、清除枯枝殘葉:目的主要是為防止雜草結(jié)籽和防止病蟲害,可結(jié)合冬季修剪,清除雜草,清理病蟲枝葉,以破壞蚜蟲、飛虱類害蟲的越冬場所,并將剪除的枝葉、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此法還可防治天牛、螨類、介殼蟲類及存活于枯葉中的卷葉蛾、造橋蟲及螟類等害蟲。
要防止發(fā)生雪壓、雪折、雪倒。如果枝冠上有雪堆積,雪化時吸收熱量,使樹體降溫,會使樹冠頂層和外緣的葉子受凍枯焦。降雪后將雪堆在樹根周圍處,可防止根部受凍害。春季雪化后,可增加土壤水分,降低土壤溫度,推遲根系活動與萌芽的時期,避免遭受晚霜和春寒危害。四、冬季大風(fēng)天氣容易造成白色垃圾、樹掛、樹木倒伏和綠地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