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雕大多作為建筑構件或大門、照壁、墻面的裝飾。由于青磚在選料、成型、燒成等工序上,質(zhì)量要求較嚴,所以堅實而細膩,適宜雕刻。在藝術上,磚雕遠近均可觀賞,具有完整的效果。在題材上,磚雕以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郭子儀作壽、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松柏、蘭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鯉魚、福祿壽禧文字等寓意吉祥和人們所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為主。
中國石獸雕刻中,石獅雕刻別具一格,制作量無計其數(shù),裝飾用途廣泛,如皇宮、宅院、官衙、廟字陵墓和現(xiàn)代的大型商廈、賓館、酒樓大門兩側的石獅雕刻和橋梁、碑、坊的石獅裝飾雕刻等。石獅體態(tài)造型變化多姿多樣,如站、蹲、臥等,千姿百態(tài),且常有地域性差異。雕刻的石獅取材廣泛,多用砂巖、大理石和花崗石雕成。
在我國制作和使用這類石制工藝品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至今仍是人們喜愛之物。主要是用各種玉石和彩色石材制作,它們包括各時代的各種玉器飾物,太湖石、雨花石和三峽石等各種觀賞石,以及各種大理石和彩石制作的石雕、石刻花瓶等擺件。大約從春秋吳王闔閭時期就用太湖石裝飾園林、公園、庭院,這些還是人們喜愛的觀賞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