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于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右我勸置于脅部,右手下垂觸地,位于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右握拳安于臍部,右手向外結施愿印,位于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于西方。不空成就佛身金色,左右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于北方。
北魏銅鎏金板凳佛像,通高7.6厘米,鎏金勻厚,生干坑器,鎏金部分呈現紫紅色金銹斑,部分鎏金脫落處有銅綠銹。該銅佛像寬肩瘦身,臉龐瘦削,笑容可掬。眼大,橫長呈杏仁狀,目光平視,鼻梁高挺,容貌端莊清秀,神情平靜溫雅。頭戴鵝瘤冠,磨光式肉髻居多,無發(fā)紋。上身似敷搭雙肩式外衣,著裙,服飾輕薄,衣紋簡潔。左手下垂,右手上舉作摩利支天印。雙腿并攏立于蓮花佛臺上,佛像座為一束腰形的四足佛床,佛亦俗稱板凳佛,有蓮瓣形背光。佛背面中部凹處,似有兩個銘文,一時辨別不清。
1989年11月,紐約蘇富比拍賣了一尊明代鎏金彌勒銅佛像,為8萬美元,結果以21萬美元成交。 2004年秋季,德國納高拍賣會上,一尊估價為6萬至8萬歐元的明永樂銅鎏金觀音銅佛像,以高出估價近4倍的22萬歐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