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鑒定的內容:
1、辨?zhèn)危杭磋b定這件古董是真品,還是后代的仿真或偽作。這是鑒定工作的頭步,也是關鍵的一步。例如,一件帶有“大清康熙年制”年款的瓷器,應鑒別出它確是康熙時期制作的瓷器,還是后代仿造的偽品,要仔細識別。
2、斷代:即鑒定古董的制作的時代。例如,龍泉窯瓷器,宋、元、明均有生產(chǎn),要鑒別出它是宋代、還是元代事明代的產(chǎn)品。
3、斷窯口:即鑒定古董的產(chǎn)地,屬于某一窯口的產(chǎn)品。例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要鑒別它窨是耀州窯制作還是臨汝窯制作、或是其它窯口制作的。
4、評價:即評定這件古董質量的優(yōu)劣,以及藝術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例如,器物是否完整,是否有裂痕、變形等,然后評定其藝術水平如何?經(jīng)濟上值多少錢?對此種種應作出正確的評價。
藝術品修復中心為了解決南方的修復方面的空缺,為滿足收藏家的需求,秉承保護國家文物的宗旨,聯(lián)合上海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修復、國內藝術修復舒丹老師,成立嶺南地區(qū)家古文物修復工作室“弘粹古文物修復中心”。
“保護為主,修舊如舊、小干預”的文物藝術品修復方針,本著科學嚴謹?shù)木?,運用傳統(tǒng)文物修復技術,結合現(xiàn)代新的理念、技術、材料,還原文物藝術品的展示時間,充分展示文物藝術品的價值,為人類社會文明發(fā)展服務。
解放前后又提高了一步,材料有漆片,醇酸瓷漆,硝基瓷漆,丙希酸熱固漆,前幾年上海博物館研發(fā)了仿釉樹脂,把商品修復又提高了一步,全國以商品修復古瓷為職業(yè)的也就十人左右,所用的方法大同小異,只是所用材料的不同。
古董修復在收藏界,是一個冷門且吃香的行業(yè),其中常遇到的就是古陶瓷修復。古陶瓷修復有三種:研究修復、展覽修復、商品修復。
古董鑒定的流程:
觀察包漿:指文物表面由于長時間氧化形成的氧化層,其實就是光澤,專指古物器物經(jīng)過長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這樣一層自然的光澤。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靜,告訴你,這件東西有了年紀,顯露出一種溫存的舊氣。那恰恰是與剛出爐的新貨那種刺目的“賊光”,浮躁的色調,干澀的肌理相對照的。所以但凡是一件老東西肯定是有包漿的,觀察包漿的老氣程度是古董鑒定簡單的一個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