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陸的標志性巖石,花崗巖構成大陸上部地殼的基礎,且花崗巖的形成過程通常與大陸的構造作用、變質作用和成礦作用密切相關。從地質科學尚處于搖籃階段的18世紀起,花崗巖成因問題就是眾多爭論的主題。有關花崗巖成因的論戰(zhàn),可見Gilluly(1948)、Pitcher(1993)和Young(2003)等人的論著,在此不一一列舉。
咖啡色的細小晶體同向排列。此料有幾種底色,從黑至紅漸變。好為咖啡色偏紅的那種,另有黑底的及介于紅與黑之間。并晶體顆粒有粗花和細花之分。
玫瑰產(chǎn)自山東省榮成市境內(nèi),屬榮成市壯誠石材自有礦山,全球僅有一座。該花崗巖礦體屬中生代晚期的侵入巖,巖體面積大,出露完整。礦石為花崗閃長巖
該花崗巖礦體屬中生代晚期的侵入巖,巖體面積大,出露完整。礦石為花崗閃長巖,呈青灰色,大斑晶結構,晶斑排列均勻,立體層次感強,斑晶可折射銀藍色光澤,婉如天上飄落的珍珠,亦或仙女撒下的葉片,被定格在大自然的造物之中,其、典雅、莊重、大方的視覺感受無以言表。該品種與進口的大啡珠、愛迪達、英國棕很接近,在所有石材品種中它一枝秀屬奇特的石材。
巖石密度(B.D):g/cm3:2.83 | 2.83
吸水率:%:0.14 | 0.14
肖氏硬度HSD:106 | 106
抗折強度(M.R):Mpa:12.5 | 12.5
抗壓強度(C.S) :Mpa:136.6 | 136.6
直至十九世紀中葉,還糾纏于花崗巖是由水溶液中沉積形成的觀念上。盡管自赫頓(Hutton)起,就已經(jīng)認識到變質作用過程(萊伊爾提出的術語),雖然對其性質還不夠十分了解。甚至在使用顯微鏡以前,關于花崗巖是變質形成的問題就已經(jīng)寫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