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遮那佛身白色,結智拳印,位于中央。阿閦佛身黃金色,左右我勸置于脅部,右手下垂觸地,位于東方。寶生佛身金色,左右握拳安于臍部,右手向外結施愿印,位于南方。阿彌陀佛身亦金色,結三摩地印,位于西方。不空成就佛身金色,左右作拳當臍,右手舒五指當胸,位于北方。
用氧化銀與氧化亞銅接觸,封閉氯化亞銅的暴露面,達到控制腐蝕銅雕佛像的目的。先用機械方法,剔除粉狀銹,露出灰白色蠟狀物氯化亞銅。然后將氧化銀與酒精調(diào)成糊劑,涂在氯化亞銅表面,并置于潮濕環(huán)境中,使其充分作用,形成氧化亞銅和氯化銅,覆蓋氯化亞銅表面。兩者皆為穩(wěn)定性鹽,如此多次操作,直至將器物置于高濕環(huán)境中仍不出現(xiàn)粉狀銹的腐蝕點為止。此法適于斑點狀局部腐蝕的器物及有金屬鑲嵌物的器物。
苯駢三氮唑是雜環(huán)化合物,與銅及其鹽類能形成穩(wěn)定絡合物,在銅合金表面生成不溶性且相當牢固的透明保護膜,使銅雕病被抑制并穩(wěn)定下來,防止水蒸氣和空氣污染物的侵蝕。用蒸餾水和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清除銅雕佛像表面泥土油污,然后浸入苯駢三氮唑酒精溶劑中進行滲透,即可形成絡合物保護膜。但苯駢三氮唑易受熱升華,失去保護作用,所以后應在銅雕表面涂一層高分子材料,做封護膜。
清雍正銅鍍金大日如來像頭飾螺發(fā),頭頂肉髻高隆,形似塔狀,大耳齊垂于肩。面相飽滿,額部高廣,雙眉上挑,雙目低垂,隆鼻小嘴,五官端正莊嚴,神態(tài)安詳寧靜。寬肩細腰,身軀壯碩。上身披袒右肩袈裟,下身著僧裙,左肩搭袈裟一角。衣紋簡潔,僅于領口、袖口和小腿處刻出條狀的衣邊,余處光潔圓潤,凸顯出身軀的自然起伏與變化。結跏趺端坐于蓮花寶座上,雙手均置于胸前,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兩手拇指和食指相拈,結轉法輪印,顯示了大日如來特有的形象特征。身下蓮座造型規(guī)范,上下邊緣以均勻的連珠紋裝飾,蓮瓣頎長飽滿,排布整齊,環(huán)飾于臺座前方半周。蓮座底部有裝藏,底沿可見密布的剁刺,以固定封藏的底板,封底板中央刻有精美的十字杵(又稱羯磨杵)圖案,顯示了具有護持功用的佛教特殊用意。整像造型,法相莊嚴,工藝精細,體量碩大,品相,充分展現(xiàn)了清代藝術的風格特點和華貴氣象。
近年來,明清金銅佛像在香港和內(nèi)地拍賣市場屢創(chuàng)天價。200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一尊明永樂鎏金釋迦牟尼坐像以1.166億港元的天價拍出,2021年蘇富比香港秋拍,明永樂鎏金銅佛突破2億港元。
2019年宣德款銅佛像相關拍賣記錄(數(shù)據(jù)Artron):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成交價:MYR448.50萬----成交日期:2019年6月30日
清 清代藏傳銅佛像----成交價:HKD352.00萬----成交日期:2019年1月21日
銅鎏金釋迦牟尼佛像----成交價:MYR448.50萬----成交日期:2019年6月30日
明代 銅鎏金綠度母佛像 ----成交價:SGD220.00萬----成交日期:2019年1月17日
張大千 敦煌佛像 立軸----成交價:RMB138.00萬----成交日期:2019年6月5日
銅鎏金佛像----成交價:HKD153.87萬----成交日期:2019年1月20日
銅胎掐絲琺瑯藥師佛像----成交價:HKD241.06萬----成交日期:2019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