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槐的樹皮呈灰褐色,表面為縱裂紋,生長初期的金枝槐樹體,會在秋季時逐漸變成黃色或者深黃色,2年生的金枝槐的樹體主要呈黃色,表面的樹皮較為光滑,看上去通透金黃,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金枝槐的羽狀復(fù)葉長達(dá)25厘米,葉軸處被疏柔毛,旋即脫凈,葉柄基部膨大,包裹樹芽,托葉呈卵形、葉狀、線形或鉆狀等多種形態(tài),掉落較早。葉片為6~16對互生,羽狀為橢圓形的復(fù)葉,長2~5.5cm,表面光滑,呈淡綠色、黃色、深黃色等顏色。 金枝槐有著很好的耐寒性和耐旱性,可以在土壤貧瘠的地方生長,喜歡陽光和土壤肥沃的環(huán)境,很好養(yǎng)活。因?yàn)榻鹬比菀咨L,所以分布較廣,幾乎在全國都能看見金枝槐的身影,一般起到觀賞作用。
金枝槐別名金枝國槐等,豆科槐屬落葉喬木,生長在山東,河北,山西,江蘇長景園林,河南,陜西等地,屬于國槐的變種之一,樹莖、枝為金黃,特別是在冬季,這種金黃更濃、更加艷麗,具風(fēng)格,頗富園林木本花卉之風(fēng)采,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園林綠化中常用樹種之一。 金枝國槐的生長環(huán)境 喜光、抗旱、耐寒,可在零下25℃的嚴(yán)寒越冬,耐澇,抗腐爛病,適應(yīng)性強(qiáng),栽培成活率高。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種植,在酸性及輕度鹽堿地均能正常生長。耐煙毒能力強(qiáng),對二氧化硫、、氣均有較強(qiáng)的抗性。生長速度中等,根系發(fā)達(dá),為深根性樹種,萌芽力強(qiáng),壽命長。
金枝國槐常見修剪技巧有哪些 修剪程度可以分為高剪、中剪和低剪三種,也有人稱之為弱剪、中剪和強(qiáng)剪。高剪是把莖剪剩75至120厘米高,中剪是把莖剪剩30至45厘米,低剪是把莖剪剩15至30厘米。也有人以所剩的芽眼數(shù)來區(qū)分,由于每一種金枝國槐的節(jié)間距(即芽眼之間的距離)不同,因此光看高度不行,按芽眼數(shù)修剪更加準(zhǔn)確。以芽眼為標(biāo)準(zhǔn),高剪大約留15至20個芽眼,中剪留下6至8個芽眼,低剪留2至3個芽眼。金枝國槐品種繁多,習(xí)性各異,所生長的土壤、氣候條件,水肥管理都不相同,因而同一品種的金枝國槐長勢也大不相同,以上只是概念性的修剪程度。大體上來說,長勢好的用高剪,長勢差的用低剪;生長良好的枝條用高剪,生長不良的用低剪。 金枝國槐修剪,先要準(zhǔn)備一套好的工具,這樣不僅可以加快修剪速度,減輕工作強(qiáng)度,更能使剪口光滑,愈合良好。否則剪口粗糙破裂,愈合不良,容易感染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