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們如果斷專橫,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時往往是禁止這樣不能那樣;還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要孩子這樣,如果孩子不喜歡、不想學,父母們就會擺出自己一副威嚴的氣勢,這種不切實際的愿望使得孩子產生情緒上的對立,這就出先了孩子厭學、叛逆、逃學,或者是不學也不好好學的事情,這令我們父母感到很頭疼。雖然孩子年齡還小,但是孩子卻有他們自己的立的思維能力,我們做父母的不能只顧著自己的感受而忽視了孩子的體會,把他們永遠當成不懂事的孩子,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在面對叛逆孩子時,教育幾次孩子完全不聽后,父母們便會失去信心和耐心,會覺得這種孩子實在是難以管教,便開始對孩子不管不顧,放任孩子自己胡鬧。從此,父母們也不會主動去問過孩子的言行與想法了。久而久之,孩子的行為就會越來越出格,待家長們后悔時,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犯了大錯。
7-9歲兒童叛逆期 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第二次發(fā)展,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已經(jīng)長大了,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想像以樣被父母替代做一些事。他們不愿意再讓家長牽著手,衣服、鞋子要自己穿,不喜歡別人幫他完成,希望得到認同的強烈愿望和意識都非常。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喜歡被指揮,非??释蛔鹬?。所以家長這時要給予孩子信任,相信孩子能夠立承擔的能力,通過交流、討論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興趣,給孩子支持而不是替代。
對于注重自尊的青春期孩子來說,家長更需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內心。這個時期,是家長應該與孩子做朋友的時期,只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孩子,才能正確地引導孩子。當孩子感覺到煩躁、遇到挫折時,家長不要“高高在上”認為這些都是小事情、小情緒,而是要幫助孩子接納這些情緒,再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在自己的某個要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通常會表現(xiàn)出煩躁、生氣和哭鬧的情緒。家長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去答應孩子的任何請求。其實在這個時候,正確的做法是,對孩子的無理取鬧置之不理。當孩子發(fā)現(xiàn)自己的哭鬧并不能作為要脅父母的手段的時候,自然也會停止。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滿足了孩子的要求,他們便會將哭鬧作為一種手段,一發(fā)不可收拾。
7-9歲的孩子的玩耍范圍充分擴大,對身邊的環(huán)境與事物充滿了好奇感。所以當孩子想到某個地方去玩的時候,比如游樂場、大山等,家長盡量不要限制孩子的自由,否則會削弱孩子的冒險精神,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同時對親子關系也會雪上加霜。在可操控的范圍內給予孩子自由,是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