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黃楊每年約長30厘米,有許多側(cè)枝,不易長高。而北海道黃楊的年生長量低至0.7米至1.5米,并且不產(chǎn)生側(cè)枝。北海道的黃楊根系比較發(fā)達。3歲樹苗的主根可以達到50厘米的深度。在冰凍層以下的根可以像往常一樣在沒有休眠的情況下生長。
我們在種植黃楊綠籬時,一般會選取開溝種植。開溝種植的優(yōu)點是只要沿著直線挖取一條寬45公分、溝深20-25公分的溝槽,將綠籬放下去即可完成種植。這種辦法好處是種植速度快,省力省心,但是容易出現(xiàn)溝槽開挖過深、覆土過多,隨著后期澆水過程中土壤出現(xiàn)板結(jié)不透氣的情況。如果每株種植間距過小,形成密不透風(fēng)的狀況。
葉黃楊栽種完成后,要任務(wù)就是修剪,一是綠籬的整齊劃一,二是確保枝葉之間通風(fēng)透光。修剪時,盡量帶線修剪,整株筆直規(guī)整并及時清除殘留在枝葉上的落葉以通透性。修剪完成后,我們可以選擇在澆完定根水后的3-5天內(nèi)對栽種好的綠籬使用多菌靈兌水打藥一次,這樣不僅可以防范病菌侵入,同時還能增強植株本身抵抗力。
小葉黃楊扦插繁殖
于4月中旬和6月下旬隨剪條隨扦插。扦插深度為3-4厘米,扦插密度為278株/米3。插前灌足底水,插后澆封閉水,然后在畦面上建拱棚,用塑料薄膜覆蓋,每隔7天澆 1次透水,溫度保持在20~30℃,溫度過高時要用草簾遮陰,相對濕度保持在75%~85%。
挖株修根:在挖株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保護好植株周圍的土坨,在這里建議大家講根坨挖的大一些,這樣就有充分的條件對根部進行修整了。修根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根據(jù)造型的盆栽角度修剪,一般需要遵循的原則是對主、粗根進行重剪工作,并且一些細小的根能保留就多保留。注意細節(jié):瓜子黃楊盆景的根坨要比應(yīng)植盆內(nèi)徑小一至二厘米
要想養(yǎng)好瓜子黃楊盆景,是需要非常大的耐心。常見的瓜子黃楊盆景的造型都是云片式、式或者兩彎半。云片式也就是把瓜子黃楊的枝葉修剪成一個個好似云朵的形狀,在枝干的頂部。而兩彎半的話則是把主干進行彎曲,彎出兩個半彎的曲線。同時在凸處和凹處的部位,枝片要非常聚集在樹頂,呈現(xiàn)一種饅頭狀的樹形,一種層次分明的造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