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系統(tǒng):包括電機與減速器、調速裝置、同步帶或齒輪組等,將電機動力分配至三根輥筒,實現(xiàn)差速比控制,確保三輥同步運轉。
進料與出料系統(tǒng):進料裝置由料斗、螺旋推進器、刮刀等組成,以恒定壓力將物料壓入輥縫;出料裝置多為手動刮板或自動卸料系統(tǒng),用于將研磨后的物料從快速輥上刮下。
特點
適用范圍廣:可根據(jù)物料粘度調整輥子的中突度,能處理高、中、低粘度的產品。
溫升小,產品穩(wěn)定:輥子中心可通冷卻水,常規(guī)溫升小于 10o,能產品品質。
物料純度要求:食品 / 醫(yī)藥 / 電子領域(需無金屬污染)選不銹鋼(316L)或氧化鋯陶瓷;
物料硬度與磨損性:高硬度物料(如金屬粉、陶瓷粉)選碳化鎢涂層輥或氧化鋯陶瓷輥;
成本與壽命平衡:普通工業(yè)場景合金鑄鐵(),場景按需升級為不銹鋼或陶瓷。
不同陶瓷材質的基礎壽命范圍
陶瓷輥筒的核心材質(氧化鋯、氧化鋁)因硬度、韌性差異,基礎耐磨壽命存在明顯區(qū)別,以下為工業(yè)場景中的典型參考范圍(以 “正常使用 + 常規(guī)維護” 為前提)
操作與維護:“保護措施” 影響壽命上限
輥距調節(jié):頻繁、粗暴調節(jié)輥距(如快速擰動調節(jié)旋鈕),可能導致輥筒兩端受力不均,引發(fā)局部應力集中,長期易出現(xiàn)裂紋;正確操作應 “緩慢微調 + 均勻受力”。
清潔與保養(yǎng):每次使用后若未及時清理輥筒表面殘留物料(尤其是干燥后變硬的物料),下次開機時殘留物料會形成 “研磨雜質”,反復摩擦表面;若定期用清潔劑(無腐蝕性)清潔,可延命 1-2 年。
防沖擊保護:陶瓷脆性高,若進料時混入大塊硬物料(如未分散的結塊),或操作時工具(如刮刀)碰撞輥筒,可能導致局部崩邊、掉角,即使不報廢,也會因表面不平整導致后續(xù)磨損加速,壽命縮短。
設備匹配度:“適配性” 減少額外損耗
輥筒中突度設計:若設備未根據(jù)物料粘度、研磨壓力匹配合適的 “中突度”(輥筒中間輕微凸起,抵消擠壓變形),會導致輥面接觸不均,局部磨損加劇(如兩端過度磨損),壽命縮短。
冷卻系統(tǒng):若冷卻不良(如冷卻水循環(huán)不暢),物料高溫可能導致部分成分碳化、粘在輥面,形成 “硬垢”,反復摩擦會加速陶瓷磨損,同時高溫可能影響陶瓷微觀結構穩(wěn)定性,間接縮短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