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錫焊是一門大學問,他的原理是通過自動加熱的烙鐵將固態(tài)焊錫絲加熱熔化,同時借助于助焊劑的作用,使其流入被焊金屬之間,待冷卻后形成牢固可靠的焊接點。該過程都是靠機器本身來完成的,我們人工只需要操控機器即可。當焊料為錫鉛合金焊接面為銅時,焊料先對焊接表面產生潤濕,伴隨著潤濕現(xiàn)象的發(fā)生,焊料逐漸向金屬銅擴散,在焊料與金屬銅的接觸面形成附著層,使兩則牢固的結合起來。因此可以說自動焊錫是通過潤濕、擴散和冶金結合這三個物理,化學過程來完成的。
擴散原理:伴隨著潤濕的進行,焊料與母材金屬原子間的相互擴散現(xiàn)象開始發(fā)生。通常原子在晶格點陣中處于熱振動狀態(tài),一旦溫度升高。原子活動加劇,使熔化的焊料與母材中的原子相互越過接觸面進入對方的晶格點陣,原子的移動速度與數(shù)量決定于加熱的溫度與時間。這個我們可以再焊接過程中清晰的看到,就是錫絲融化后流開的現(xiàn)象。
吹氣,進而保持烙鐵頭部的清潔。因為通電的自動焊錫機烙鐵頭頭長期處于高溫狀態(tài),其表面很容易氧化或燒死,使烙鐵頭導熱性能變差而影響焊接質量。因此,為了能提高烙鐵頭的壽命,設置自動吹氣功能??捎脻窈>d擦烙鐵頭上的雜質,溫度過高時,可暫時拔下插頭或蘸松香降溫,隨時使烙鐵頭上錫良好。
上錫的量要適中??梢愿鶕韬更c的大小來決定自動焊錫機的蘸錫量,使焊錫足夠包裹住被焊物,形成一個大小合適且圓滑的焊點。焊點也不是錫多、錫大為好,相反,這種焊點虛焊的可能性更大 ,有可能是焊錫堆積在上面,而不是焊在上面。若一次上錫量不夠,可再次補焊,但須待前次上的錫一同被熔化后再移開自動焊錫機;若一次上錫量太多,可用烙鐵頭帶走適量。
過高的溫度會減弱烙鐵頭的功能、加快其氧化,相對縮短使用壽命。在能夠工作的情況下,盡量使用低溫焊接,高溫會使烙鐵頭加速氧化。烙鐵頭壽命。如果烙鐵頭溫度超過470°C,它的氧化速度是380°C的兩倍。一般建議使用溫度350~380度。1.2mm以下小焊點350~360度,1.2mm以上大焊點380~420度。這個問題點,自動焊錫機配套的溫控自身的熱能補償能力一定要好,不然治標不治本。
進行焊接工作前先把清潔海綿濕水,再擠干多余水份。這樣才可以使焊頭得到好的清潔效果。如果使用非濕潤的清潔海綿,會使烙鐵頭受損而導致不上錫。 或是用柔軟的電動清潔刷進行養(yǎng)護物的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