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
揭廣州封閉式管理學校,源廣州封閉式管理學校,莞廣州封閉式管理學校,南廣州封閉式管理學校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于心理的過渡期,其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jiān)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xiàn)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于批判的態(tài)度。 正是由于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產(chǎn)生,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叛逆心理雖然說不上是一種非健康的心理,但是當它反應強烈時卻是一種反常的心理。
中國長期的家長專制思想在一些家長中仍然存在,家長對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意識,總認為孩子還不成熟,要服從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否則就是“忤逆” “對著干”,因此,孩子不會或很少會把父母當成自己的傾訴對象,怕自己做錯事后,受到家長責備。許多中學生認為自己做錯事后,反感家長的指責,而對他們反感的原因是因為家長們盛氣凌人,態(tài)度生硬。
學校老師的教育方式也是導致學生叛逆心理的原因之一。有些老師不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點,居高臨下,指示學生怎樣想,怎樣做,根本不與學生交流思想,共同探究,這容易激起學生叛逆心理。 另外,大眾媒體一些不恰當?shù)匿秩疽彩菍е屡涯嫘睦硪粋€因素。比如一些影視作品,極力美化叛逆者的個人行為,夸大叛逆者的能力,鼓吹個人主義。許多高中生十分欣賞電視、卡通片中描寫的“叛逆英雄”。 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導致了他們心里的不健康,致使孩子的自閉,對社會和世界的不相信,造成懦弱,膽怯,嚴重可能引起自殺。年幼時的小型偷竊,違背良心的話和事,甚至是面對了不敢面對的事,或者過早見識了悲慘死亡,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青少年時期有逆反心理很正常沒有必要過于擔心,如果這個時期的孩子對家長的任何建議都持抵觸情緒,那要擔心的是家長的溝通方式問題。青少年時期正是建立自身價值觀的時期,家長應該明白沒有哪一種價值標準是正確的,所以應該尊重孩子個人的價值取向,如果你覺得不對也沒有必要強行灌輸,因為這個時期已經(jīng)不在是兒童期那樣孩子對家長有一種崇拜意識,你應該盡可能的告訴孩子有哪些人持有哪些價值準則,這些人又處于怎樣的環(huán)境,在告訴他你所持有觀點,至于他應該怎么做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應該由他自己解決。
很多人都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這是因為隨著孩子知識的積累和生活經(jīng)驗的豐富,他們對人生產(chǎn)生了懵懂的認識,因環(huán)境、個人心理因素等的影響,對周圍的事情他們不能每次都做到無缺而因此感到無可奈何,有種挫折感,繼而煩躁、多愁善感、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頂撞老師。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不要以種種罪名對孩子橫加指責,甚至對孩子做出一些過激行為,如:當著其他孩子的面批評他、奚落他,尤其是再請上家長對他們進行一輪又一輪的批評教育,這樣只會讓我們的孩子更叛逆更不好管教,稍不留心還會把孩子逼上極端的道路,不僅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性傷害,更會毀了孩子的一生。其實孩子的叛逆是青春期的一個階段性特點,并不是孩子不懂事了、學壞了,只要我們正確的對待孩子特殊時期心理的變化,并多和孩子交流,用理智的心態(tài)去寬容孩子、容納孩子,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只不過是個做錯事情的孩子。人生在世孰能無錯,不要因此就給孩子判了刑定了不可原諒的罪。
常言道:“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我們尊重和信任孩子,走進孩子的心靈,平視他們的叛逆行為,我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因此,教師也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生與老師在道德人格與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所以,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不對學生冷嘲熱諷、不對他們進行心理施暴,做一個合格的老師。 (2)、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孩子,因此,我們不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模一樣的人,更不要強迫學生按我們的意愿行事,做一個毫無主見的“傀儡”,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出有創(chuàng)造力和動手能力的人才。 (3)、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自尊心是人性的頂峰,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是教育工作的頭一條金科玉律,而且十分形象地指出:對它“要小心得像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墜的露珠?!边@些論述給了我們的啟示:只要教師尊重學生,相信學生,熱愛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學生就會增強信心,向著好學生的方向努力,終就一定能成為一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