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大家可能都知道一些,比如賞月吃月餅放天燈等,具有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可能還知道不全,今年的中秋節(jié)也快到了,一起見識一下中國各地中秋節(jié)的風俗習慣吧

說起中秋,我們熟悉的習俗可能就是吃月餅了,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征征著團圓和睦。然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xiàn)在的人們對于月餅也不是那么熱衷了,很多都是流于形式罷了。

中秋節(jié)有什么習俗
賞月
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shè)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不能少的。
吃月餅
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早見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jié)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征。
祭月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yù)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兔兒爺是中秋節(jié)期間,給孩子們玩耍娛樂的一種泥塑玩具。其形狀是人形而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跟人沒什么區(qū)別?,F(xiàn)在尋常市面上已見不到兔兒爺?shù)嫩櫽埃皇亲鳛槊袼孜奈镌诿袼撞┪镳^之類的地方展覽,或者在工藝品商店里出售。年輕人對它所知不多,而老人提起它來就津津樂道。
-/gbacc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