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觀音老母神像,觀音圣母神像,觀音娘娘神像,南海觀音神像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產(chǎn)地 |
河南 |
包裝 |
木盒包裝 |
尺寸 |
3厘米~6厘米 |
加印LOGO |
可以 |
適用場所 |
家居 |
送禮對象 |
其它 |
制作工藝 |
雕刻 |
觀世音,梵文Avalokite?vara,譯為中文應該是“光自在”"觀世音",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簡稱,又作南無觀世音
、大慈大悲觀世音、師子無畏音、大慈柔軟音、大梵清凈音、大光普照音、 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濟度生死岸等。因觀世音菩薩曾經(jīng)發(fā)愿,任何人在遇到無論任何災難時,只要一心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圣號時,即會得到觀世音菩薩的救度——“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因此,名為“觀世音菩薩”。和燃燈佛、文殊、普賢一樣,為佛、道均有之人物。觀世音菩薩在道家被稱為“慈航道人”,燃燈古佛被稱為“燃燈道人”,文殊師利菩薩被稱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菩薩被稱為“普賢真人”,此三菩薩都是古佛乘愿再來。
觀世音菩薩在梵文佛經(jīng)中稱為「阿縛盧枳帝濕伐邏」(Avalokitesvara),在中文佛典的譯名,有好幾種,竺法護譯為「光世音」,鳩摩羅什的舊譯為「觀世音」,玄奘的新譯為「觀自在」,中國通用的則為羅什的舊譯。唐朝時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但也有學者認為,唐朝以前就已出現(xiàn)“觀音”簡稱,如后漢時期的《成具光明定意經(jīng)》。且唐朝諸多佛經(jīng)典籍中,并未避諱“世”字。(來看唐代避諱制度:李世民即位后,朝廷頒令:“依禮,二名不偏諱……其官號、人名、公私文集,有‘世民’二字,不連續(xù)者,并不須諱?!贝颂幙甲C引自李利安《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但照梵文原義,尚可譯作「觀世自在」、「觀世音自在」、「窺音」、「現(xiàn)音聲」、「圣觀音」等。
觀音菩薩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一起,被稱為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在佛教諸菩薩中,各大菩薩,是我國百姓崇奉的菩薩,擁有的信徒多,影響大。菩薩端莊慈祥,手持凈瓶楊柳,具有無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間疾苦。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深刻詮釋。菩薩是久已成就的古佛,號“正法明如來”,為度眾生倒駕慈航,現(xiàn)菩薩身。菩薩有三十二應,佛,天人,羅漢,男、女,童子,官員,居士種種等身相,眾生應以何身得度,菩薩則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隨緣救度。菩薩無極之體,當然更無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執(zhí)著了。古印度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像既有現(xiàn)男相也有現(xiàn)女相的。到中國南宋以后,女性的觀音菩薩相已深植中國百姓心中。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慈悲即觀音,在中國婦孺皆知。觀世音菩薩象征泛在的真理,無形而無所不在,在國際上有“人類的仁慈保護者”之稱。菩薩行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大慈與人樂,大悲拔人苦,在智、悲、行、愿之中,觀音菩薩在娑婆人間救苦救難的品格,使其成為慈悲的化身。“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自然界的災變與人間社會禍難不可能消除的情況下,觀世音菩薩就是人們心中永遠的信仰希冀。
菩薩的應化道場,到處有記載。例如,陜西的南五臺山、大香山,浙江天竺(音zhú竹)山、南海普陀山。尤其是位于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世稱觀世音菩薩道場,其名載于《華嚴經(jīng)》。歷代皇帝屢屢敕(音chì赤)建,舉世欽崇,各國景仰。
1、由宿世悲愿得名
《悲華經(jīng)·受記品》謂菩薩在遠古因地修行時期,
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像(14張)因發(fā)大悲誓愿而蒙寶藏如來授記:“善男子,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住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p>
釋迦牟尼佛曾多次演說觀世音[2]菩薩與娑婆世界的因緣。直接的是佛在《地藏經(jīng)》中這樣告訴觀世音菩薩:你與娑婆世界有一大因緣,所有的天龍、鬼神乃至六道中的苦難眾生,若能聞你名號,或見你形像,或敬仰贊嘆你,這些眾生必生于無上道,且必獲不轉(zhuǎn)退心,常生人道或天界,享受安樂,等到因緣成熟時,會遇佛授記,他日必將成佛的。
2、以修四自利得名
《楞嚴經(jīng)·耳根圓通章》謂菩薩自述,往昔恒河沙劫前,師事觀世音如來,以聞思修,入于正定,觀世音如
黃龍玉巧雕觀音——一點紅
來“嘆我善得圓通法門,于大會中,授記我為觀世音號”。
3、由證果利他得名
《法華經(jīng)·普門品》謂釋迦牟尼佛就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的提問答復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觀音菩薩頭戴五葉寶冠,髻頂有化佛。面相方圓豐潤,清秀俊美,給人以溫和慈祥之感。左手當胸結(jié)說法印,右手置膝上,雙手各執(zhí)一朵開放于肩頭的蓮花,左肩蓮花上立有一鳥,右肩蓮花上置凈瓶。菩薩上身袒露,佩戴項圈、臂釧、手環(huán)等裝飾,下身著長裙,衣紋順暢自然。全跏趺坐束腰仰覆蓮花座上。蓮臺前臥一神獸。造像造型優(yōu)美,做工,與明代永宣時期的造像風格相似。
鄧州市云峰佛像雕塑廠 11年
———— 認證資質(zhì) ————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