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別名 |
春聯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后漸漸發(fā)展為春聯,表達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愿望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批、春條、斗斤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批”貼于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已經相當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戶戶掛桃符(即今春聯)的盛況。同時,隨著門神的出現和用象征喜氣吉祥的紅紙來書寫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負的驅邪避災的使命逐漸轉移給門神,而桃符的內容則演化成用來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降臨和五谷豐登的美好心愿。
最近來訪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