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銅元泛濫之災愈演愈烈,清決心改革幣制,從根本上解決銅元鑄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廢除舊銅元,再造新銅元。1910年(宣統(tǒng)二年)4月16日, 清頒布了《幣制則例》, 實行銀本位制, 即以銀元為主幣,銅元為輔幣,一種新型輔幣制度明文確立。新銅元以分為單位,有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種。然而,這套新銅元的幣值又與制錢比價相背離,只鑄式樣,并未流通。故1911年(宣統(tǒng)三年)又推出一套新銅元, 仍稱“大清銅幣”, 計有二十文、 十文、五文和二文、一文五種,五文以上鑄有制錢和銀元互換值, 以補套新銅元之不足。 同時還規(guī)定新、 舊銅元暫時同用,在三年之內逐步收回舊銅元,期滿停止使用。
“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鑄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鑄銅圓,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1、中央戶部;2、北洋;3、吉林;4、奉天;5、清江;6、浙江;7、江南;8、廣東;9、山東;10、福建;11、湖南;12、湖北;13、四川;14、江西;15、河南;16、江蘇;17、安徽;18、廣西;19、新疆。其中,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現(xiàn)今存世僅數(shù)枚而已,自然無法收集?!靶陆≡旃饩w元寶”當十銅圓,存世極少,極不易得。所以,收藏清代當十銅圓,一般以集齊十七省局為準。廣西“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則根本不去奢望。在余下的十七省局中,吉林,奉天兩省所鑄銅圓,現(xiàn)存世相對較少,余皆多見。
清代鑄造機制銅圓訖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統(tǒng)三年)止,歷時十余年。1900年廣東開鑄銅圓之后,清諭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鑄時,并未規(guī)定統(tǒng)一的格式。全國各地皆自行開模鑄造,各行其是。因此,大多未曾鐫刻紀年,僅江南、江蘇、奉天三省,除鑄造無紀年當十銅圓之外,另鑄造了數(shù)種干支紀年銅圓。其中,江南鑄有壬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光緒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江蘇鑄有壬寅、癸卯兩種年號當十銅圓;奉天鑄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四種年號當十銅圓。 1906年,清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并頒布統(tǒng)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鑄。故全國共二十個省局鑄造的“大清銅幣”,盡皆鐫鑄干支年號,無一例外。現(xiàn)存世的清代“大清銅幣”當十,共發(fā)現(xiàn)乙巳、丙午、丁未(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統(tǒng)元年,1909年)、辛亥(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六種年號。
清代末期中央明文規(guī)定鑄造銅圓的材質為以紅銅97%--98.3%、鋅2-3%、錫1%以及其他配合,此含銅量為普通版別,當時的官版為銅含量75%-85%之間,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guī)定的紅銅圓;而且,大多省局鑄造的當十銅圓是合乎規(guī)定的紅銅圓,但是,仍有部分省局鑄造了含銅量僅占七成的黃銅圓。
清代當十銅圓鑄造之初,清并沒有對銅圓的紋飾圖案,作嚴格的規(guī)定。因此,各省局所鑄銅圓盡管其幣背皆采用龍型圖案,但龍型各異,種類繁多。初入門的銅圓收藏愛好者,在按鑄地省局名,按年號,按材質分門別類收藏當十銅圓時,尚容易分辨,而按龍圖區(qū)分,則相對比較困難。所以,從幣背龍圖明顯區(qū)別之處著手。
清代末期,不少的省局分別鑄造了多種背龍圖案的當十銅圓,尤其是在“光緒元寶”當十銅圓中,這種現(xiàn)象相當。如湖北造“光緒元寶”當十銅圓,即有大蟠龍、小蟠龍、特大龍、水龍、坐龍、珠圈水龍、珠圈坐龍等多種背龍圖案。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清為整頓圜法,下令停鑄“光緒元寶”,改鑄“大清銅幣”,并由中央統(tǒng)一頒發(fā)祖模。故“大清銅幣”的背龍圖案相對比較統(tǒng)一,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區(qū)別。如“鄂”銘“大清銅幣”當十銅圓,則有“部頒大清龍”與“湖北大清龍”之分;“湘”銘“大清銅幣”,也有“部頒大清龍”、“乙字龍”、“駝背龍”、“掃帚龍”之分。
清代末期各省局鑄造銅圓時,由于模具損毀的原因,往往頻繁修模換模,因此,不少省局鑄造的銅圓,即使是同一省局,同一類型的銅圓,也存在著差異。如中花,即有五瓣花、六瓣花、芙蓉花之分,還有中圓環(huán)、中金錢、中滿文等等;邊花,即有十字花、五瓣花、五點星、五角星、米字星等等;珠圈有大小之分,滿文、英文也有大小之分;字體亦有書寫及筆劃不同等等。銅圓收藏愛好者對當十銅圓的收藏到了這種程度,則已經不是初入門的,而是具有了相當?shù)你~圓收藏經驗。隨著對清代當十銅圓各種大版式熟悉程度的增加,對小版式的區(qū)別亦會相應的逐漸熟練。以文飾,字體及龍紋細微處等差別,劃分出的當十銅圓小版式,相當繁多。
大清銅五,學名清代機制銅圓,鑄造始于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統(tǒng)三年)。大清銅幣流通時間盡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時期全國共有十七省二十局開機鑄造銅圓。十七二十局先后鑄造的當十銅圓,各不相同,版式繁多。僅以明顯區(qū)別劃分,其版式亦有數(shù)百種之多。
大清銅幣,背面是一條翃栩如生的神龍。在中國,收藏家極其喜歡這枚錢幣,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在民間傳說,“大清銅幣"背面的龍,能增加一個人的氣運,使其時刻在龍氣的保護下,趨吉避兇。所以這枚錢幣一直深受收藏家的喜愛大清銅幣”收藏價格難以估量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者為。
高古玉谷紋璧交易戰(zhàn)國特色
面議
產品名:高古玉
宣德爐古玩私下現(xiàn)金快收
面議
產品名:宣德爐
個人收購玻璃隕石價格公道誠信交易
面議
產品名:玻璃隕石
明代泰昌通寶私下洽談古錢幣高價收
面議
產品名:古錢幣
清代道光通寶私人交易古錢幣高價回收
面議
產品名:古錢幣
文化底蘊唐三彩私下交易
面議
產品名:唐三彩
張仃書法字畫鑒定真假字畫交易方式?
面議
產品名:字畫
書畫釘頭鼠尾描交易傳統(tǒng)技法評估
面議
產品名:啟功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