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金銀花樹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開花時應(yīng)適時采收,方法是在花蕾尚未開放之前,先外后內(nèi)、自下而上進(jìn)行采摘。采收后,要及時加工晾干,采下的鮮花,薄攤在草、竹席或塑料薄膜上晾干,注意不要翻動,以防變色發(fā)黑。條件好的也可采用新型烘干機(jī),效果更好。晾干或烘干后。喜溫和濕潤氣候,喜陽光充足,耐寒、耐旱、耐澇,抗零下30°C低溫,故又名忍冬花。3°C以下生理活動微弱,生長緩慢。5°C以上萌芽抽枝。16°C以上新梢生長快,20°C左右花蕾生長發(fā)育快。 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耐鹽堿。但以土層深厚疏松的腐殖土栽培為宜。
褐斑病,葉部常見病害,造成植株長勢衰弱。多在生長小后期發(fā)病, 8~9月份為發(fā)病盛期,在多雨潮濕的條件下發(fā)病重。發(fā)病初期在葉上形成褐色小點(diǎn),后擴(kuò)大成褐色圓病斑或不規(guī)則病斑。病斑背面生有灰黑色霉?fàn)钗铮l(fā)病重時,能使葉片脫落。防治方法:剪除病葉,然后用1:1.5:200波爾多液噴灑,每7~10天1次,連續(xù)2~3次:或用65%代森鋅500倍稀釋液或托布津1000~1500倍稀釋液,每隔7天噴1次,連續(xù)2~3次,可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蚜蟲危害葉片、嫩枝,引起葉片和花蕾卷曲,生長停止,產(chǎn)量銳減。4~6月蟲情較重,“立夏”前后,特別是陰雨天,蔓延更快。防治方法:用40%樂果1000~1500倍稀釋液或滅蚜松(滅蚜靈)1000~1500倍稀釋液噴殺,連續(xù)多次,直至殺滅。尺蠖頭茬花后幼蟲蠶食葉片,引起減產(chǎn)。防治方法:入春后,在植株周圍1米內(nèi)挖土滅蛹。幼蟲發(fā)生初期,噴2.5%魚藤精乳油400~600倍液;或用敵敵畏、敵百蟲等噴殺 ,但花期要停止噴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