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大酒葫蘆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瓠瓜(變種)本變種與葫蘆(原變種)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瓠果扁球形,直徑約30厘米。各地栽培。本變種的果實(shí)可制作水瓢和容器;古代和近代許多少數(shù)民族也供作樂器,為“八音”的一種,西南少數(shù)民族用作葫蘆笙或葫蘆絲,音調(diào)優(yōu)美。
用40℃溫水浸種12~24小時,撈出后用紗布包好甩干,并嗑開浸好的甜葫蘆種子。用木槽或普通的盆子,墊一層消毒的鋸末或沙子,再墊上一層紗布,將浸好的種子均勻地放在紗布上,上面蓋上擰干的新毛巾,蓋上蓋簾,蒙上棉被催芽,每天用新刷帚撣水2次。催芽溫度一般在25~28℃。要求每天撿出已出芽的種子,放在另外的盆里,置于室內(nèi)陰涼的地方,控制芽的生長。
要搞好蟲害的防治,以切斷該病的傳播途徑。發(fā)病初期,可用20%的病毒A可濕性粉劑和硫酸鋅0.05千克,對水50千克噴霧,也可用抗毒劑1號250倍液防治。白粉病,可用粉必清4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也可用硫磺粉煙熏防治?;颐共】捎?0%速克靈煙劑熏蒸或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隔7~10天噴1次,連噴2~3次。對于蚜蟲和白粉虱,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或每公頃用4千克干鋸末,4千克硝酸銨,4千克敵敵畏,1千克滅掃利熏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