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薺菜種子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起源于東歐和小亞細(xì)亞,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見。主要分布在全世界的溫帶地區(qū)。性喜溫暖但耐寒力強(qiáng)。于田野,也可人工栽培,生在山坡、田邊及路旁。
板葉薺菜又叫大葉薺菜。植株塌地生長,開展度18厘米。葉片淺綠色,大而厚,葉長10厘米,寬2.5厘米,有18片葉左右。葉緣羽狀淺裂,近于全緣,葉面平滑,稍具絨毛,遇低溫后葉色轉(zhuǎn)深。該品種抗寒和耐熱力均較強(qiáng),早熟,生長快,播后40天既可收獲,產(chǎn)量較高,外觀商品性好,風(fēng)味鮮美。其缺點(diǎn)是香氣不夠濃郁,冬性弱,抽薹較早,不宜春播,一般用于秋季栽培。
薺菜味甘,性平,涼,入肝、肺、脾經(jīng);具有和脾,清熱,利水,消腫,平肝,止血,明目的功效;主治痢疾、水腫、淋證、乳糜尿、吐血、衄血、便血、月經(jīng)過多、目赤腫痛等。
栽培季節(jié):長江流域薺菜可行春、夏、秋三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種;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華北地區(qū)可行二季栽培,春季栽培在3月上旬至4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從7月上旬至9月中旬。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溫室栽培,可于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隨時播種。
選地整地:華北地區(qū)由于薺菜的市場需要量不大,故少用大面積連片地塊種植。一般用田埂、地頭地邊;大棚、溫室的東西兩側(cè)或南側(cè)栽培。種薺菜的地要選擇肥沃、雜草少的地塊,避免連作。播前每公頃施腐熟的有機(jī)肥45000千克,淺翻、耙細(xì),做成平畦。
薺菜的生長對土壤中水分的含量要求,在種植后直到長出幼苗這段時間里。需要著重的注意土壤中的水分。一般在早晨或是傍晚來澆水是好的。每次澆水適當(dāng)即可,勤澆水控制好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