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名稱 |
天冬種苗 |
面向地區(qū) |
全國 |
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脈龍骨狀而略呈銳三棱形,稍鐮刀狀,長0.5-8厘米,寬約1-2毫米;莖上的鱗片狀葉基部延伸為長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較短或不明顯。
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直徑0.5~2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zhì)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角質(zhì)樣,中柱黃白色。氣微,味甜、微苦。
《本草蒙筌》:“天、麥門冬,并入手太陰經(jīng),而能驅(qū)煩解渴,止咳消痰,功用似同,實亦有偏勝也。麥門冬兼行手少陰心,每每清心降火,使肺不犯于賊邪,故止咳立效;天門冬復走足少陰腎,屢屢滋腎助元,令肺得全其母氣,故消痰殊功。
蓋痰系津液凝成,腎司津液者也,燥盛則凝,潤多則化,天門冬潤劑,且復走腎經(jīng),津液縱凝,亦能化解。麥門冬雖藥劑滋潤則一,奈經(jīng)絡兼行相殊,故上而止咳不勝于麥門冬;下而消痰必讓于天門冬爾。
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除去雜質(zhì),迅速洗凈,切薄片,干燥。
晾曬:剝好皮的天門冬,要平鋪在竹匾中,注意不要鋪的太厚,影響晾曬的均勻度。放置通風、陰涼、干燥處晾曬。1-2天后,翻動一次,使其充分曬干,直到半透明狀時,就成為了干貨產(chǎn)品。
重慶農(nóng)之福農(nóng)業(yè)科技有限公司 6年
———— 認證資質(zhì) ————